伍竹林董事长接受南方日报专访,讲述广州发展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美食之都广州,吃是百姓的头等大事。将新鲜食材入锅,一转旋钮,蓝色的火苗开始起舞,美味香气四溢。正是5400多公里的广州燃气管道四通八达,将清洁的天然气送往千家万户。
作为广州城市燃气高压管网的建设和购销的唯一主体,广州发展是广东的能源龙头企业之一。从传统能源供应商逐渐发展成为LNG等清洁能源、新能源供应商,代表广东能源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而助推的重要动力,正来自三十而立的资本市场。
广州燃气
1997年,由广州电力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独家发起,整体改制后以募集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发展成立。同年6月27日,公司发行10000万股社会公众股,7月18日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广州市第二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
2004年8月,公司成功增发12000万股A股。2005年8月成功引入了长江电力成为重要的战略投资者。2010年吸收合并集团燃气、电力等资产实现整体上市,广州发展获得又一次全新跨越。
以打造华南地区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型清洁能源供应商为发展战略目标,广州发展形成集电力、能源物流、燃气、新能源、能源金融等业务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回顾上市历程,广州发展是如何借助资本市场成为大型清洁能源供应商?站在“十四五”的新起点,这家区域综合能源企业如何构建业务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立足广东这片沃土上,广州发展又将如何迈向“高质量发展”?南方日报记者对广州发展党委书记、董事长伍竹林进行了专访。
探寻资本故事
广东“绿色”能源航母如何炼成?
南方日报:回顾一下广州发展当时在A股上市的故事?
伍竹林: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电力的生产和建设还是面临很多困难的。困难首先是来源于资源、资本从哪里来。思考通过什么形式获得行业的发展,所以开始从一个传统的国有企业向资本市场迈进。当时,从集团角度来讲,电力资产是最优质的资产,让电力资产先走向资本市场,我们的说法是“靓女先嫁”,只有把好的资产拿出来,才更加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可。作为急需要集聚资源发展优势的行业和资产,公司上市也获得了资本市场的认同,成为广州市最大的电力上市公司。
南方日报:资本市场对广州发展带来了哪些助力?
伍竹林:公司的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的资金,上市公司的平台对于筹措资金大有帮助,例如珠江电厂作为国家最早一批的一流火力发电厂就是在资本市场融资建设的,这样的大型的发电机组可以缓解广州的电力需求,是很重要的电力能源基地,彼时这个项目是与香港的新世界的子公司开展合作的,也是广州市对外开放第一批的中外合资企业之一,现在外资已经合约期满退出了,珠江电厂也是完整的属于国有的了;再例如南沙产业园内珠江电厂旁边建立的LNG(液化天然气)发电厂,也是上市公司的资本投入建设的。
公司上市23年,从单一的电力企业发展成今天清洁能源综合体,公司一直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助力企业做优做强,实现了持续稳步的发展态势。到如今,火电机组可控装机容量394.88万千瓦,新能源装机规模近100万千瓦,各类机组权益装机容量达到604万千瓦。
南方日报:上市之后,公司经历了哪些重要的资本运作?
伍竹林:1997年上市以后,公司能源业务走上了快速健康发展的道路。原来叫“广发电力”,后来改成“广州控股”,现在叫“广州发展”,也是一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2000年公司完成了一次配股,2004年进行了增发,再到2006年的时候是按照当时的股权分置改革要求,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的重大改革举措,引入了长江电力作为战略投资者,与我们很好地实现了能源领域的“水火”优势互补,起到战略协同作用。
2012年,完成集团整体上市,把集团拥有的燃气资产以及其他没有上市的优质电力资产等一起装进上市公司。在广州市属国企里面,广州发展是第一家完成整体上市的公司,资本市场的认可和支持,使得我们的项目建设、业务规模都处在良性的发展过程中。
南方日报:公司是如何与投资者分享发展成果的?
伍竹林:上市至今,公司分红的资金额已经远远超过募集资金了,分红金额超过70亿。从资本市场募集的资金,使得公司很好地发展,同时公司也在发展过程中积极回馈投资者。作为综合能源企业,或许我们无法像一些高科技领域或者消费领域,可能很容易有“热点”出现,但是公司生产经营是长期稳定向好的发展,通过企业发展给予股东更好的回报,维护投资者权益。
解码公司经营
打造华南地区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型清洁能源供应商
南方日报:公司旗下燃气业务在登陆资本市场后获得了怎样的发展?
伍竹林:整体上市以后,我们的燃气业务发展非常好,比如说燃气管网的里程数,还有用户数,以及年天然气的供应量都实现了非常好的增长,去年全年完成天然气销售量15.90亿立方米。现在整个燃气业务,又面临着国家中心城市的一些新要求。
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对燃气的保障业务,也在加大投资力度,积极组织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比如LNG应急调峰气源站项目、广州市天然气利用工程四期工程,提高未来广州市的燃气保障供应水平,更好满足城市的燃气供应。同时也积极打造智慧燃气城市,研发推广智能燃气表的应用。目前,广州市的智能燃气表安装使用数量排在全国甚至全世界城市的前列。
南方日报:除了传统的火电领域,广州发展近年来如何布局清洁能源领域?
伍竹林:这些年,我们瞄准了高质量发展谋布局。比如从“十二五”末期开始,就加大清洁能源的发展比例,在风电、光伏、充电桩等领域加大了投入,也在做一些储能的业务。公司“十三五”的目标是建设华南地区有重要影响力的清洁能源供应商。公司近年来的风电、光伏发展速度较快,哪怕是面临一定的经济压力或行业政策调整的波动期,由于自身在资源上的先发优势,还有在能源领域积累的管理经验,比如说安全管控运营、内部管理等优势,都仍使得公司在未来可以实现较快的发展。
南方日报:“十四五”期间,广州发展在能源领域上的布局规划是怎样的?
伍竹林:“十四五”期间,公司将继续加大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和天然气发电等绿色低碳能源装机的投资建设规模。目前,我们新能源项目如风力发电、光伏发电项目投资都带来了较好的回报。例如充电桩,尽管市场占有量不算很大,但是运营的情况比较好,在要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也实现企业的商业价值。在建设充电桩的时候,一方面关注新能源的需求,一方面关注电源和电网的建设。需要考虑像广州市如此体量的城市,这么多人口和车辆,其未来发展可能会需要多少的电力去支撑。
所以,“十四五”期间,公司还会大力地发展电力项目的建设,两台9H级机组项目已经获得核准,正在紧锣密鼓开展相关的工作。同时,我们在“十四五”期间也会根据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要求,打造绿色低碳能源产业链,实现新能源区域化、规模化发展;在为城市提供清洁能源服务这方面,强化电力燃气的保障能力、充电桩或者管网建设,在这些领域仍然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深耕广东,走向全国
广州发展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南方日报:立足湾区,是否有面向国内其他地区更广阔的布局?
伍竹林:按照国家对大湾区战略部署,大湾区不仅要实现自身的发展,它还要起辐射带动引领作用。广州在大湾区内处于发展态势比较好的区域,那么广州的管理模式、资源、优势也一定会向周边其他区域扩大其影响力。所以,未来我们会在广州乃至广东以外的地区加大投入,努力实现社会对于清洁能源的发展需求,在今后把握发展机遇。
就像过去广州发展提出的目标范围,在“十二五”以前还只是珠三角,到“十三五”的时候,就进入粤东、粤西以及外省了。那么在制定“十四五”的规划的时候,业务也不仅在华南,像我们的新能源业务,比如风电,在四川、在河南都有投资了。下一步将进入华北区域,进行陆陆续续的项目投入及生产运营,广州发展提出要全国布局了。
南方日报:结合广州发展多年发展历程,谈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感受?
伍竹林:我觉得上市公司这样的平台,一方面让公司在发展中可以多一个融资手段来解决发展所需的资金等问题;另一方面,从企业角度来看,一个优质的企业想要获得长远的发展,它应该在上市公司的平台里接受公众的监督,不断提高治理水平,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我觉得这是对上市公司非常好的约束机制,可以让公司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来源:南方日报